有些视频天生就是来砸场子的,在网上安安静静躺了几个月,一睁眼,就能把五角大楼的咖啡壶给煮爆了。
说的就是那段让美国网友彻底破防的“055贴脸林肯号”的实锤。画面糊得跟上个世纪的产物似的,黑漆漆的夜里,但在南海纳土纳群岛那片从来都不太平的海面上,主角的身形却锐利得像一把刚开刃的手术刀。一边是灯火通明的“林肯”号航母,正跟一个胖墩墩的补给舰搞着“海上牵手”,行话叫横向补给,实际上是刀尖上跳舞。另一边呢,一个浑身光滑得连个铆钉都看不清的“幽灵”,在不到两海里的地方,就那么静静地看着,一句话不说。
没错,这位不速之客,就是咱们海军的055型驱逐舰,这艘被军迷们捧上天的“万吨大驱”。
这一幕出来,美国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瞬间就成了个大型精神分裂现场。头一波是打死不信派:“CG!绝对是游戏CG!《战地》又出新地图了?”紧接着是技术宅们的集体高潮:“我的老天,这船体也太干净了,那种一体化的程度,简直就是艺术品!”当然,永远少不了暴躁老哥的在线咆哮:“我们的护航舰队呢?睡着了吗?让对手摸到这个距离拍照,脸还要不要了
说真的,这回真不能怪美国网友玻璃心。航母海上补给,这玩意儿看着是后勤保障,实际上是整个编队最虚、最像个憨憨的时刻。你想想,为了让那几根油管子、物资索道稳稳当当地连上,整个庞大的航母战斗群,得把速度降到12节左右,跟个老大爷遛弯似的。这时候,甲板上的舰载机全部趴窝,没法起降;护航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也得保持固定队形,整个防御圈跟纸糊的没两样。咱们的055挑这个节骨眼上跑来“打卡围观”,这已经不是挑衅了,这是顶级凡尔赛,是把“我能,你不行”这句话,用行动写在了对方的脑门上。
更有意思的是,有好事的外网军事博主把视频逐帧分析,发现当时“林肯”号旁边的一艘“伯克”级驱逐舰,舰艏激起的浪花表明它正在拼了老命地加速,显然是急了,想冲过去把055给撵走。结果呢?大概率只能看着055的屁股越来越远,心里默念一句“吨位大马力足了不起啊”。这一幕,简直是把实力差距这玩意儿,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给演了出来。
当然,这种“海上相声”已经不是头一回了。要说055的“封神之战”,还得把日历往前翻到2022年那会儿。当时055的首舰“南昌”舰,跟着辽宁舰编队在西太平洋拉练。美国人闻着味儿就来了,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——“林肯”号和“里根”号两个航母战斗群,浩浩荡荡。按理说,咱们碰上这阵仗,避其锋芒才是上策。可“南昌”舰接到的命令,差点让人惊掉下巴:单独前出近百海里,去跟人家一整个双航母编队“聊聊天”。
“单舰独闯龙潭”,这剧本放电影里都嫌主角光环太重。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里,美军的舰载机就像疯了似的,在“南昌”舰头顶上玩命地搞低空俯冲,试图用那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来“吓唬人”。结果呢,“南昌”舰就跟开了“情绪稳定”插件似的,愣是顶着压力,给辽宁舰在前方撑开了一片绝对安全区。这事后来随着“南昌”舰党委被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才被披露出来,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才知道,原来那些新闻里云淡风轻的“远海训练”,背后藏着的是如此惊心动魄的“斗法”。
也正是那一战,才真正让美军把055从一个纸面数据上的“强大对手”,变成了一个现实中不得不敬畏三分的狠角色。
这艘万吨大驱的底气,是它从娘胎里带出来的。那个看起来异常“干净”,集成了各种雷达天线的一体化桅杆,加上那11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,让它拥有了能同时追踪和处理数百个目标的变态能力。它就像一个拥有360度无死角视野,还长了112只手的八爪鱼,自己就是一个缩水的作战体系。这才是它敢于“单挑”的资本。
这几年,从跟着辽宁舰、山东舰双航母首次同步穿越第二岛链,到“遵义”舰领着编队绕着澳大利亚画了个圈,顺便在人家后院搞了个实弹演习。人民海军正在用一次比一次更远的航迹告诉全世界:那个只能在自家浴缸里扑腾的时代,早就一去不复返了。
当然,咱们也得清醒,美国海军那11艘核动力航母和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构成的肌肉群,依旧是地球Online里独一份的GM账号。只不过,再强壮的肌肉,也扛不住持续的拉扯。中东、红海的局势像两个巨大的泥潭,把美军的精力牢牢地牵制住,让他们在南海能投入的常态化军事存在,已经到了极限。
真正改变的,是第一岛链以内的力量天平。这片海域,如今成了055、052D们的舞台,航母战斗群的崛起,加上天上那些看不见的“眼睛”和岸上那些够得着的“长拳”,已经形成了一个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易踏足的铜墙铁壁。
所以说,这次深夜“贴脸”视频的流出,与其说是秀肌肉,不如说是一个自信的宣告。这宣告背后,没有叫嚣和愤怒,只有一种“我就在这里,静静地看着你”的从容。这是一种实力增长到某个阶段后,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气质。未来的大洋上,这样的“不期而遇”恐怕只会成为新常态。如何在越来越近的距离中,既守住自己的底线,又管控好彼此的心跳,这将是中美海军这对老对手,必须共同面对的全新课题了。
配资短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