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打完仗才发现,原来拳头也是纸糊的。”
十月停火那一刻,德黑兰官方电视画面里将军们还在敬军礼,街头的年轻人却刷着手机吐槽:加沙残墙、贝鲁特废墟,怎么看都不像胜利宣传片。伊朗过去靠哈马斯和真主党两头狼撑场,现在一头瘸腿,一头喘粗气,狼群的气势散了,主人自然也跟着气短。
老招数不灵,新招数又不敢乱试,这就是伊朗眼下的死结。
有人拍桌子:干脆把核弹摆桌上,谁敢动?听起来提气,可现实是隔壁以色列的核弹头早就塞满仓库,九十来颗随时待命,美国更是拿仓库当停车场。伊朗真要蹚这摊浑水,造一颗出来至少得折腾三五年,期间以色列三天两头炸实验室,炸完还发推特说“不好意思,导航又偏了”。等核弹真成形,自家经济先被制裁勒到断气,老百姓排队买大饼的照片传上网,威慑力没拉满,国内先炸锅。
那换个玩法,不承认也不否认,让对手猜?这招像打牌时故意把底牌捂胸口,刚开始对面确实犹豫,可时间一长,对面干脆把桌子掀了:反正我不知道你有没有,我先把你可能有的东西全炸了。以色列空军真干得出来。到时候炼油厂冒黑烟、离心机变废铁,德黑兰街头油价飙到天上,老百姓骂政府的声音比特么警报都响。模糊路线听着高深,其实就是拖字诀,一拖到冬天,取暖天然气都不够,民心就先散了。
剩下一扇门,跟美国谈。白宫早就把条件贴在门口:铀浓缩先停,导弹砍远程,代理人也别养了。这三条里,导弹是伊朗人心里最后的保险杠。谁要敢公开喊“把导弹拆了”,第二天就能被自家大爷堵在门口骂叛国。可谈判的魅力在于可以砍价。比如远程弹可以少几厘米射程,浓缩浓度可以降几个百分点,换的是银行里冻了十几年的美金能解冻,欧洲飞机零件能运进来,苏-35也能排队起飞。制裁松一寸,工厂就敢多开一班,工人领工资,自然少上街。
算盘噼啪响,但坐在算盘后面的不是一个人。伊朗国内强硬派把谈判桌当成卖国现场,革命卫队更是把导弹当亲儿子,谁动跟谁急。务实派声音小,可他们手里握着外汇枯竭的账本。两边撕扯,最高领袖举棋不定,于是时间在推特热搜和里亚尔贬值之间一天天溜走。
美国那边也不省心。拜登政府大选年要秀肌肉,国会里一票议员天天喊“不能让伊朗占一丝便宜”,转头又有人递条子说“油价再涨就下台”。以色列总理更直白,内阁会议上直接放话:要是协议让伊朗导弹能飞到特拉维夫,我就算得罪白宫也得炸。几方拉锯,谈判就像在高速上倒车,方向盘一打猛,车就得翻。
可说到底,伊朗没有第四条路可选。核武是跳崖,模糊是踩雷,谈判是走钢丝。跳崖死得快,踩雷早晚炸,钢丝难走,好歹脚下还有一根绳。
国内老百姓最现实:今天能不能买到便宜肉,明天能不能不交天价电费。制裁松一点,肉铺门口就少几个人骂政府;导弹少几厘米射程,普通人根本量不出来。可要是炼油厂被炸,油价一夜翻倍,所有人都能量出愤怒的温度。
站在德黑兰街头看,一边是革命卫队游行喊“永不退让”,一边是大学生刷短视频羡慕迪拜灯火。两股风对吹,中间夹着核科学家被暗杀的阴影、里亚尔跌到地心的叹息。政府要面子,人民要里子,两头拉扯,钢丝越晃越凶。
中东这块地,从来是火里栽花。谁都想当点火的人,可谁都怕先被烧。伊朗现在手里只剩火柴,还想着烤全羊,结果油星子蹦到胡子,火苗蹿上眉毛。
谈判桌上,美国人要的是政治分,伊朗人要的是经济活路,以色列人要的是绝对安全。三方都想赢,可牌局只允许两方平局。谁先眨眼?
你觉得伊朗真敢把导弹射程砍一半换美金吗?
#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配资短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